中国通江银耳博物馆_通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 > 概况信息 > 通江图展

中国通江银耳博物馆

2018-04-13 08:10 信息来源: 县摄协 文字大小:

201710261135511645_klaKgt84.jpg

通江是中国银耳的发祥地,通江银耳从发现到人工栽培(银耳的人工栽培始于1894年即光绪二十年),迄今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1995年,通江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2004年国家对通江银耳实施了原产地保护。自此,通江银耳便以“中国银耳”合法代表身份登上世界特产的殿堂。

 

中国通江银耳博物馆于2004年7月在通江银耳发祥地——陈河乡“九湾十八包”雾露溪畔成立,始名“通江银耳博物馆管理所”。2006年更名为“通江银耳博物馆”。2013年中共通江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迁馆至高明新区周子坪。新馆于2014年10月17日建成并顺利开馆运行。

新馆占地约40050平方米,建筑面积5990㎡,陈列布展3700㎡,生态文化景观28430㎡。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银耳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是全国第二批免费开放博物馆,第四批“四川省科普基地”。

通江银耳博物馆建筑主体为“大露珠”,依据通江银耳“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的生长特性,对其进行形态上的抽象与提升,以圆润的自然形态布置在绿色生态场地上,既象征了雾露,又象征了耳花。半透明的建筑形象与银耳高贵、典雅、脱俗的气质吻合,以独特的优雅姿态,展示了通江独特的银耳文化、生态文化。

陈列布展由“天赐、地蕴、人润、和合、神奇、品鉴、乐享”七大部分组成,采用平面立体模型、实物以及多媒体手法,通过历史文物、实景模拟、摄影图片、文字说明、视频投影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展示了通江银耳的历史典故、种植技术、发展过程、神奇功效、产品开发等。

生态景观工程按建筑主轴由南至北依次为停车区、入口广场、浣纱池、爱心栈道、月影池、主馆建筑等。

千年沉淀的文化传承,历史认同的品牌优势,实践验证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的品味突破,以及银耳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的渗透和影响,凝聚成了通江银耳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中国银耳之乡”厚重的历史内涵。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自豪的说:银耳是通江的骄傲,也是通江对人类的奉献。

 

联系电话:0827——7224556

扫码在手机上浏览
上一条: 草青青 羊儿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