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追求,脚下有力量
——记两河口镇东坪村第一书记罗晋
大巴山腹地天气多变,雾锁山间。在红军入川第一镇两河口镇,省人民医院派驻东坪村第一书记罗晋已经来了半年多,早已习惯此地生活的他早早忙活起来,走访贫困户、督促兔舍修建、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在东坪村的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山间小路上都留下了罗晋与队员们一步步坚实的足印。
罗晋在贫困户家中走访
东坪村位于两河口镇东北部,幅员面积10.6平方公里,共有196户64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242人,贫困发生率36%。2018年,该村被确定为省人民医院对口帮扶村。
今年5月,罗晋受省人民医院选派担任东坪村第一书记。在刚刚得知这个消息时,毫无基层工作经验、孩子还小需要父亲陪伴等原因让罗晋也曾犹豫过,“有一次回老家,无意间打开了高中时写的一篇日记,上面记录了我当时的梦想,就是到乡村去当村长,给村民读信、弹吉他。”经过一番认真思虑,罗晋认为,去担任第一书记是实现自己梦想和情怀的绝佳机会,于是便义无反顾地报名来到了东坪村。
“用心做事,规矩做人,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这是罗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自担任东坪村第一书记以来,罗晋立足当地实际,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创新健康扶贫新机制,用他的真情付出,推动东坪村各项事业发展。
为民所谋,精准施策强产业
在驻村的第一个月里,罗晋便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一起对全村村民进行了逐一走访。在他的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走访群众的家庭基本情况、制约村里发展的短板因素和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等内容。
驻村半年时间,罗晋就更换了五个笔记本,而如何加快当地产业发展?则成了罗晋最常思考的问题。通过走访,罗晋逐渐意识到,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是缺乏产业配套,只有村里真正发展属于自己的产业,才能让当地贫困群众更早走上致富道路。
罗晋在现场督促兔场修建
为更好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罗晋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走访调研了数十个乡镇,论证筛选了数十个产业,进行多轮协商,最终谈成了可提供技术指导、商品回收的本土企业“富硒兔”养殖。
罗晋还积极向省人民医院争取项目资金29万元,用于富硒兔养殖场建设。“养兔场可达400只种兔规模,盈利后,利润一半将用于集体经济和公共开支,另一半则用于贫困户分红。”罗晋算了一笔账,后期兔场年利润预计可达5至8万元,66户贫困户预计可户均增收300元左右。
看着正在建设中的兔场,东坪村村民王振宇高兴地说道:“罗书记带领我们一起发展兔肉养殖,我相信大家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富,越来越好!”
予民所盼,医疗扶贫暖民心
东坪村因地势偏远,交通不便,群众看病难问题十分突出。针对该情况,罗晋与驻村工作队队员积极思谋,充分利用省人民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势,组织省人民医院医生到两河口镇开展义诊活动,对村民的基础疾病、慢性病进行筛查诊断,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罗晋在杨永秀家中了解其眼睛恢复情况
东坪村二社贫困户杨永秀因患有白内障,视力每况愈下,日常生活也受到了极大影响,罗晋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便及时将其反馈给省人民医院。
“多亏了罗书记的关心,省人民医院的专家专门为我的眼睛做了检查,并及时做了手术,现在我的眼睛终于可以看得清了!”在省人民医院医生的及时救治下,杨永秀的白内障最终得到了有效医治。
同时,省人民医院还创新推行“互联网+健康扶贫”方式,在全国率先推出“精准扶贫网络问诊”,覆盖两河口全镇911户贫困户,并在镇卫生院设立了“精准扶贫网络问诊室”,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开通免费通道,实现远程实时问诊,让大家足不出户,就可找到医生看病诊疗,确保切实做到医疗扶贫不漏一人。
解民所需,实干真帮化难题
在日常生活中,罗晋更是与当地村民打成一片,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
刘催生是东坪村的一名银耳种植大户,今年初次试种,便喜获丰收,但由于销路不畅,导致六百多斤耳货滞留家中。
“亲戚朋友来,最多只买一两斤,银耳卖不出去,我也经常整夜睡不着觉。”看着自己辛苦一年收获的银耳滞销,刘催生心里十分着急。
罗晋正在了解刘催生家中剩余耳棒处理情况
在走访过程中,刘催生将自己的困难告诉了罗晋,得知这一情况后,罗晋迅速向省人民医院反馈情况,一周时间内,省人民医院干部职工就预定了527斤银耳。最终,通过“以购代捐”的方式,省人民医院干部职工共购买刘催生自产银耳合计547斤,总价达14.3万元。
“500多斤银耳一周时间就卖完了,我心里也踏实了,罗书记真是为大家来干实事的!”拿着银耳货款,刘催生不禁喜上眉梢。
如今,东坪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显着改善,群众满意度极大提升。据罗晋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引进专合社,壮大集体产业,发展五园经济,确保明年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帮扶工作亦苦亦甜,而罗晋坚信,只要心系群众,始终怀揣使命与梦想,坚持用脚步丈量、用汗水耕耘,就一定能不负梦想、不辱使命,真正做好做实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