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525个驻村工作队深耕脱贫一线
何欢 程聪
“出门爬坡上坎,卖粮肩扛背驮”,这是通江农村老百姓过去张口就来的俗语。诺水河镇天井坝村50岁的汉子唐昌辽虽有养殖土鸡的技术,以前却没买鸡苗的资金,加上右手残疾,背地里他没少抹眼泪……
“让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通江县委、县政府庄严承诺,掷地有声。80万通江儿女,上下同心,向贫困宣战。
换上胶鞋,打起背包,全县1795名干部组成525个驻村工作队进了村,找穷根,定规划,“缺啥补啥”……各级帮扶干部深耕脱贫一线。
帮扶到位摸排村情因户施策
这两天,松溪乡胡家山村种植的青花椒正值管护的关键期。驻村工作队队员、农技员王夕培每天都要到田间为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修枝、整形、除草、施肥……在他的指导下,胡家山村青花椒长势良好。
胡家山村位于通江县东北部,距县城6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1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全村共计165户65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2户265人,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落后。面对困难,驻村工作队没有退缩,在深入摸排的基础上,因村施策、因户施策。
目前,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该村易地扶贫搬迁19户45人,已完成了90%;危旧房改造108户,已完成了56户;完成村道路硬化4.8公里,余下600米正在争取立项;发展起了以青花椒、青脆李、核桃等为主的产业。
长短结合找准产业致富道路
菜园、果园、药材园、养殖园、加工园,园园增收。去年,通江专门出台《“五园”经济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多产联动”的发展模式,共统筹涉农资金7800万元,按每户最高可补助2万元的标准,鼓励贫困户对房前屋后土地、山林、水塘等闲置资源进行有效开发。
“五园经济”实现了贫困户短期增收,但想要长期致富,还必须依靠主导产业。
通过大力培育实施“4+X”产业发展工程,深入推进通江银耳、道地中药材、高山富硒茶、核桃、生态养殖等产业发展,全县种植核桃10万亩、富硒茶11万亩、中药材13万亩、通江银耳108万袋(瓶)、木耳420万袋,生产香菇810万袋、平菇、灵芝、羊肚菌等105万袋,种植空山脱毒马铃薯18万亩,水面养殖9万亩,年出栏黄牛8万头、生猪92万头、山羊23万只、兔鸡鸭等小家畜禽500万只。
如今,通江已逐步形成以北部干果、南部养殖、大通江河食用菌、小通江河茶叶、中部中药材为重点的全域梯级产业发展新格局,在助力通江稳定脱贫的同时,更发挥着生态修复功能。
截至2017年底,全县已退出贫困村72个、脱贫19160户66351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8.04%下降至7.4%。
配套齐全贫困户住上好房子
行驶在涪阳镇石龙寺村道路上,只见沿线民居刷了白,穿斗结构的架子也加了固。走进贫困户张字国改建后的家,贴着瓷砖的厕所、焕然一新的厨房,让人很难想到这里曾经是黑黢黢、脏兮兮还漏雨的土坯房。
石龙寺村党支部书记陈仕军说,对可以修缮加固的危旧房,村里引导农户修缮加固,按照相关政策给予适当补助;对不能修缮加固的危房,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引导农户采取统一规划、农户自建等方式,拆旧建新。
在青浴乡文昌村,贫困户张文才早已住进新家。张文才说,建房时给以后扩建留有余地,等有钱了自己还能加盖。
通江县从全域规划入手,即群众搬迁到哪里,公共服务配套就到哪里,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网络,有活动广场、有购物中心、有卫生室、有文化站、有垃圾收运点。同时,用活土地政策,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整合土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项目增加用地面积,实现占补平衡,重点解决了资金、土地和公共配套三大难题。
此外,通江县还多措并举加快农村廉租房建设,对因病、因残、因灾导致建不起、改不起房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政府主导、社会捐赠帮扶,通过改、租、调、购等多种方式,建设面积为40-60平方米的廉租房427套、棚户区改造3000户。
转自《四川农村日报》2018年10月13日第1版(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