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医眼中的农村医疗30年_通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报刊要闻

一个村医眼中的农村医疗30年

2019-03-14 信息来源: 何欢 文字大小:

“我平时一个人住,身体不太好,有个头疼脑热都是易医生给我看,有时候还上门问诊……”说起村医易成华,通江县涪阳镇石龙寺村贫困户王正华很是感动。

石龙寺村距离县城23公里,平均海拔800米左右。过去,全村211户779人,贫困户52户137人,分散居住在山岭之间,交通十分不便,“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情况突出。

1989年,易成华从卫校毕业后,本想外出闯闯,但想到家乡的医疗状况,他决定留下来。回到村里后,易成华每天的工作就是背着医药箱,走村串户行医。这些年,他几乎给每位村民看过病。时间长了,易成华心里有了一本健康台账,谁家有什么病史,谁家的老人有什么老年病,谁家的孩子该注意些什么……他都清清楚楚。

“在村里给老乡们看病已经30年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基层的医疗条件越来越好,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得到根本性改变,我们村医的待遇也在逐年改善。”易成华说。

从背着药箱行医   到在卫生室坐诊

春天的石龙寺村,万物复苏。易成华坐诊的卫生室坐落在村委会旁边,干净整洁的墙面、一应俱全的药品,输液区、看诊区等功能区域科学划分。易成华穿着白大褂,正忙着问诊,看完一个开完药,叮嘱完注意事项后,易成华接着看下一个。

闲暇间,易成华聊起了这些年村里的变化,令他感慨最深的就是卫生室硬件条件的改善。

“最开始我没有办公的地方,也没有输液、打针的器材,谁有个头疼脑热就来找我开点药。”易成华说,那时候没有电话,遇到急诊,病人家属翻山越岭来找他,然后他们背着两个大大的药箱去看病。“如果是在半夜就要点火把,下雨要穿雨衣,十分辛苦。”在易成华的记忆里,到最远的一户病人家要走两个多小时山路。虽然疲惫,但看着病人痊愈,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

转变出现在2014年,村里实施精准脱贫,交通条件好了,村里也建起标准化卫生室。

“现在病人看病、输液都有地方了,在宽敞明亮、冬暖夏凉的环境下,病好得也要快些。”易成华说,遇到严重的,还可以躺着输液,和以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费用自理   到基本药物零利润

“不仅硬件条件改善,老百姓就医的费用也大大降低。”易成华说,现在的基本药物都是零利润。

然而,过去老百姓就医的费用必须自己承担,许多家庭困难的老百姓拿不出钱,只有赊账,春天看的病要等到秋天收了稻谷卖出去之后再给钱。有时候遇到胃病或者劳累过度导致的病,为了节省药钱,许多老百姓都是能忍则忍,“小病拖、大病扛”,最后病情十分严重。

不仅如此,作为村医,易成华觉得自己的待遇也在逐年改善。“以前虽然大家都叫我易医生,其实就是‘赤脚医生’,没人管你的收入和绩效。”易成华介绍,随着脱贫攻坚进程加快,全面深化乡村卫生一体化改革也正落到实处。

“现在我的收入由乡镇卫生院支付,村卫生室各项收支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分村建账,乡村医生每年还能享受免费培训。”易成华说,他的工作范围与以前相比也有所不同,过去只是看病,现在每年还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包括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为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常态化回访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还要宣传健康卫生知识,力争实现户户有一个健康明白人,引导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推动形成全民健康的生活方式。

“虽然工作比以前多了,但老百姓的健康状况更好了。作为一名乡村医生,能为脱贫攻坚出点力,减少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可能,我觉得很值。”易成华说。(转自《巴中日报》2019年3月14日05版

 

扫码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