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宣传政策法规,解答群众疑难,各位好,欢迎收看由巴中市人民政府主办、巴中市供销合作社、巴中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在线访谈节目《政务访谈》,我是主持人卢敏。今天,我们将围绕“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和大家进行在线交流。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做客直播间的嘉宾:巴中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主任王明友。王主任您好,欢迎来到直播间,请您和大家打个招呼吧!
|
【王明友】: 主持人好,大家好!我是巴中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主任王明友,很高兴通过《政务访谈》跟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相关问题,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同时,也借助《政务访谈》这个平台,向一直关心、支持全市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
【主持人】: 好的,欢迎您!同时欢迎大家积极参与留言互动。你可以登录巴中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网络问政频道,进入《政务访谈》本期主题页面提交你想了解的相关问题。同时,“中国.巴中”手机客户端、“无线巴中”手机客户端、巴中人民广播电台FM88.5、96.8正在同步直播,欢迎收看收听。节目实况将明晚20:40在巴中电视台综合频道《政务观察室》栏目播出,欢迎到时收看。
|
【主持人】: 王主任,您看,在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的职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是现在,很多人对供销社非常陌生,我们互动平台上也收到了很多网友的提问,大家都很想了解供销社到底是做什么的?请王主任简要介绍一下供销社改革发展的一些情况,以及现在有哪些职能职责?
|
【王明友】: 的确,在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承担着城乡供与销职能,涉及到家家户户,所以大家都非常熟悉。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新型商业形态不断涌现,供销社渐渐地在人们的视野中淡去,不少乡镇供销社甚至出现了“资产卖光、人员走光”的现象。由于供销社是老系统、大系统,为农服务具有独特优势。所以,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组建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要求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综合服务,这也拉开了省、市、县、乡四级供销社改革的序幕。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对供销社综合改革做出顶层设计,这是1995年总社恢复成立后,时隔20年再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下发文件,要求把供销社加快打造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随后,省、市、县也相继出台了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意见,有力地推动了供销社的职能转变,全市中心镇供销社得到改造提升,绝大部分乡镇供销社得到恢复,社属企业得到发展,供销社干部队伍不断壮大,为农服务的能力明显提升。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制定《供销合作社条例》,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供销社大发展增添了更多的信心和动力。
目前来说,巴中供销社主要的职能职责有七项:一是宣传贯彻中央、省、市有关农村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二是指导全市供销社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发展;三是按照政府授权对重要农资、农副产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等经营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四是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指导和推动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五是开展农村金融、幼教、养老等服务;六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反映社情民意,维护农民合作组织的合法权益;七是抓好农产品流通和“巴食巴适”品牌创建。
2016年实施供销社综合改革以来,全市供销社系统探索开展了帮村理财、帮社记账、帮民办事、代购代销、代耕代养“三帮双代”五项服务。同时,市委、市政府将“巴食巴适”品牌建设、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建设、部分城区及乡镇农贸市场、停车场、集镇管理、电子商务进农村等部分职能和工作交由供销社负责组织实施,尤其是将全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交由供销社主抓。通过这些措施,助推供销社加快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服务三农“主战场”。
|
【主持人】: 听了您的介绍,大家对供销社一定有了全新的认知。接下来我们来关注一下互动平台的网友提问,有一位叫做“黑芝麻”的网友说:全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是由供销社主抓,那么农产品流通体系具体涉及到了哪些领域呢?请介绍一下吧。
|
【王明友】: 农产品流通是指农产品中的商品通过买卖形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一系列过程,包括采购、初加工、分级、包装标识、贮藏运输、销售等。而农产品流通体系涉及到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包装贮运、市场建设、市场拓展等环节,是实现农产品流通的途径。
|
【主持人】: 所以农产品流通并不简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王主任,你是如何看待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呢?
|
【王明友】: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其中,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既离不开特色产业发展,更离不开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当前,巴中市以茶叶、核桃、道地药材、生态养殖为主的四大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建成了一批种植、养殖和加工基地,随着大量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出来,就需要抓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才能将产品又快又好地销售出去,把产品变成商品,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对我们巴中这样的农业大市来说,更需要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从而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让乡村兴旺起来。
|
【主持人】: 我们继续关注互动平台上网友提问,一位叫做“花海森林”的网友说:我在巴中有一片农业基地,很关心巴中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供销社在这方面主要情况怎么样,怎么发挥作用的呢?请王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王明友】: 市委、市政府为充分发挥供销社的独特优势,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部分任务赋予供销社,总体上承担了五个
方面的工作。
一是参与大基地打造。全市供销社系统主要负责参与领办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如巴州区供销社在大茅坪镇领办油橄榄、羊肚菌种植基地1300亩,带动农户种植2600亩;南江县供销社在红光镇领办有机水稻种植核心基地400亩,带动农户种植3000亩;平昌县供销社在鹿鸣镇领办茶叶核心基地1万亩,带动农户种植茶叶3万亩;通江县供销社在杨柏镇领办了蓝莓产业核心基地1000亩,将带动农户种植蓝莓3万亩。
二是推进大体系构建。创办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参与农产品收购站点、农贸市场、冷链物流设施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推进“四川扶贫”集体商标企业的扶贫农产品销售体系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相结合,实现扶贫产品与市场的精准对接。2018年,市供销社参股组建了国有控股的市级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市秦巴田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县级农产品分公司正着手组建;全市供销社系统建成农产品购销站点148个,改造农贸市场12个,建成冷链物流中心2个,全市89家农产品经营企业申请使用了“四川扶贫”集体商标。
三是参与大客户开发。参与实施“农超、农校、农企对接”,开拓农产品流通大市场。2018年,市供销社组织巴中32家农产品经营企业,与四川省农产品经营集团公司、一品天下餐饮集团、老邻居有限公司、城都东客站、西南航空公司后勤部、浙江丽水市青田县农品城、市级部分机关食堂等18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农产品购销协议。
四是参与标准体系创建。配合市级相关部门编制完善保种、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全程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高市场认可度。比如2017年以来,市、区县供销社都积极参与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信息提供和生产、加工、包装等标准制定;和市级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
五是擦亮农业金字招牌。管理、营运好“巴食巴适”产销协会,积极参与“巴食巴适”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如2014年以来,全市供销社系统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巴食巴适”品牌农特产品营销,围绕八大类“巴食巴适”产品,开发了以绿茶、红茶、无硫川明参、野生蜂蜜、通江银耳等独具个性特色产品23个,“巴中枣林鱼” “南江黄羊大酒店”餐饮品牌享誉省内外,特色农产品走上农博会、西博会、渝洽会等展示展销平台。
|
【主持人】: 近几年巴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目前,咱们全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
【王明友】: 概括起来,我们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主要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特色农业开局良好。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巴中市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推进措施》,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仅2018年,全市新建茶叶基地8万亩、道地药材种植面积11.28万亩,新(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65个,新建高山绿色蔬菜基地3710亩,新建茶叶加工厂15个、药材加工厂5家,新增农产品初加工设施53座,新增加工能力5300吨。
二是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全市建成市级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165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332个、家庭农场394家,引导农产品经营企业、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农产品购销站点、农贸市场等平台建设,开展农产品收购、运输、加工、销售业务,成为农产品流通的市场主力军。
三是流通基础不断夯实。2018年,依托农产品经营企业、乡镇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等,建成了农产品收购站点148个、加工厂11个、冷链物流配送中心6个,新建、改造了农贸市场15个、农产品批市场和交易中心5个,建成了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5个、乡镇电商综合服务站点120个,培育了农产品经纪人队伍5支300人。
四是市场拓展卓有成效。成功举办农业投资商暨农产品采购商巴中行活动、第二十七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组织农产品经营企业参加了渝洽会、西博会、茶博会、广交会、农博会等展会,积极与国航、成都铁路局、一品天下餐饮集团、雅堂小超有限公司等农产品销售、消费的大型企业对接,拓展巴中优质农产品销售市场。2018年,仅全市供销社系统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就达到3.2亿元,其中为8900多户贫困户提供了农产品购销信息,帮助5230多户贫困户销售了土鸡、生猪、核桃、银耳、茶叶等优质农特产品。农民得了实惠,供销社也得到了发展,供销社和农民实现了“双赢”。
|
【主持人】: 王主任刚刚列举的数字,足以说明全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那么,您觉得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还存在那些不足呢?
|
【王明友】: 全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认识不到位。个别领导干部“重生产、轻流通”,有的地方“有点没网、有市没场”,少数党政领导干部没有像抓项目、抓招商一样抓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部分职工、群众还没有认识到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是市场建设滞后。虽然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数量较多,但发展不平衡。农产品原产地交易市场较少,产品集散量较小,辐射能力较弱。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不大、基础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信息服务等“软环境”条件较薄弱。市场与基地的有效对接不够,难以及时把握市场动态。
三是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模式还处于现货交易的传统集散阶段,订单农业、连锁经营、物流配套等现代流通模式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农产品通过农贸市场进行小规模零售现货交易,农民个体销售仍然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力量。
四是市场主体规模小。大部分农村经纪人由农民直接转化而来,素质参差不齐,多数文化水平不高,普遍对流通市场行情判断和掌握不准。农村专业合作社受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因素制约,大多不规范并且运作困难,难以有效组织农民参与到流通环节中。农产品经营企业受资金不足、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影响,整体实力不强,没有很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五是仓储冷链设施不足。全市大部分农产品基地、农产品加工及销售企业缺乏适度规模的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导致产业无法做大做强。许多企业在农产品收购旺季,只好匆忙急卖,无法打时间差,既不能卖上好价钱,又不能有效调节市场供求,更不能实现储存增值、加工增效。
六是品牌规模效应不强。“巴食巴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虽然被列入2018年四川省地方农产品公用品牌榜首,但还没有得到全域、全品类和全产业链打造推广,企业品牌不强不多,知名品牌较少,特色基地发展规模也偏小。农产品生产、销售的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水平还比较低,品牌效益需进一步提升。
在工作中,如果我们认识到了上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全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必将加快推进。
|
【主持人】: 谢谢王主任的介绍,那么,我们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
【王明友】: 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宣传培训,让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认识到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是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的现实需要;是解决农产品“买卖难”、保障食品安全、助农增收的重要保证。只有加快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流通体系和扶贫农产品销售体系,才能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和大贸易,才能更好解决“买卖难”的问题。
二要进一步抓好顶层设计。坚持“产业特色化、品种优质化、产品品牌化、市场中高端”的发展思路,坚持“政府主导、部门主推、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政府引导,通过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措施,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调动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促进农产品流通链条的优化重组。坚持顶层设计,统一搞好五至十年发展规划,按照轻重缓急,根据需要和财力,分步实施建设,逐步形成以农产品经营企业为龙头、上接生产基地、下连连锁门店、标准化、安全化、广覆盖的绿色流通网络,推进巴中特色农业大发展。
三要进一步落实保障措施。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扛实工作责任,站在“重视供销社就是重视农业、扶持供销社就是扶持农民”的战略高度,加强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资金项目支持,加强部门、区县之间的协同配合,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要突出建设重点,建成一批农特产品生产大基地、完善农产品流通大体系、开拓农产品销售大市场、提升“巴食巴适”品牌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构建市、县、乡、村四级产供销一体化流通体系;要建立健全考核督导机制,逗硬督查考核,确保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作落地见效。
|
【主持人】: 是的,全市上下联动、紧密配合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请王主任再为我们介绍一下,怎样进一步抓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擦亮巴中农业的金字招牌呢?
|
【王明友】: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出的“五个一”要求,即“打造一批大基地、构建一个大体系、开发一批大客户、建立一套标准体系、擦亮一个金字招牌”,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打造一批大基地。按照良种化、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要求,坚持“主体带动、园区示范、基地连片”的原则,围绕“茶叶、核桃、道地药材、生态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采取“公司+特色产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做优一批、提升一批、新建一批的方式,培育一批以茶叶、核桃、道地药材为主的种植大基地、以南江黄羊、青峪猪、巴山土鸡为主的养殖大基地。着力抓好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实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农旅、农工等多产融合发展。
二是构建一个大体系。按照市有总公司、县(区)有分公司、乡(镇)村有购销站点的思路,做大做强市级农产品流通总公司—巴中市秦巴田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各区县培育壮大1家县级农产品购销分公司,健全市、县、乡、村农产品购销节点。通过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国有企业、高校、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巴中农产品流通,推进“订单农业”,与学校、餐饮、超市、机关食堂等建立直接供货关系。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方通过经济关系,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健全供应链,加快构建从田间到市场的农产品流通大体系。
三是开发一批大客户。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原则,突破市内市场的局限性,立足国内市场,放眼国际竞争大环境,积极与高校、国航、大型企业、成都铁路局、大型超市等农特产品供应量大的采购商对接,搭建巴中优质农产品流通大平台。实施“互联网+实体店”线上线下营销战略,依托益农信息社和“供销e家”等平台,借助“万企出国门”、“川货全国行”、西博会、农博会、秦巴农洽会、茶文化旅游节、巴人文化艺术节、光雾山红叶节等节会活动,洽谈签订一批订单,推动巴中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
四是建立一套标准体系。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巩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农产品质量无公害化市成果,突出“优、强、特、新、绿、实”六字要素,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立足“四大特色农业”,编制完善保种、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全程标准体系,积极开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品一标”认定工作;加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可追溯管理,健全“巴食巴适”产销协会会员准入和退出机制,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市场认可度。
五是擦亮一个金字招牌。实施品牌强农战略,采取“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共建方式,建立市级负责区域品牌、区县负责企业品牌、企业负责产品品牌的分级分层营运推广机制,开辟机场候机厅、高速公路广告位和开办电视宣传专栏,广泛宣传推介,把“巴食巴适”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成为行业、市场领军品牌。以茶叶、道地药材、核桃、生态养殖“四大”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开展进宾馆、进茶楼、进单位、进景区营销活动。将扶贫农产品销售体系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相结合,实现扶贫产品与市场精准对接;持续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提高“巴中产”“巴中造”农特产品竞争力和知名度。我相信,通过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巴中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伟大梦想就一定会早日实现。
|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王主任上线交流。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各位朋友提出的其他问题,可以登录巴中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查看回复详情。敬请关注。再次感谢各位朋友的热情参与,下期我们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