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作为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开辟新的资金渠道。我们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特别注重金融扶贫资金的整合、使用和监管,在“扶贫小额贷”“特色产业贷”“扶贫搬迁贷”“巴山新居贷”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金融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创新“扶贫小额贷”。面对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重的现状,财政扶贫资金往往是“杯水车薪”。为解决众多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资金短缺问题,通江县统筹金融、扶贫、财政等部门创新推出“扶贫小额贷”金融服务。按照“一授、二免、三优惠、一防控”(即授信,免担保、免抵押,优惠贷款期限、贷款利率、扶贫贴息,风险防控)的办法,将全县32782户贫困户优先纳入信贷支持。科学设定评级体系,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诚信状况、劳动力占比、劳动技能、上年度人均纯收入等四项指标进行评级。合理确定授信额度,按照信用分为1星、3星、5星三个等级,单户分别最高授信1万元、3万元、5万元,贷款年限为1—3年。梯次优惠贷款利率,对不同信用等级的贫困户执行差别化优惠贷款利率,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一星级农户利率上浮50%,三星级农户利率上浮30%,五星级农户贷款利率上浮10%,实际执行利率仅为商业贷款利率的50%左右。实施贷款扶贫贴息,县财政安排足额专项扶贫贴息资金,按年利率5%予以贴息,切实减轻群众利息负担。有效防控贷款风险,健全以风险补偿为主的财政支持体系,设立扶贫小额贷1500万元风险补偿金,每个贫困村由帮扶部门筹集不少于10万元的担保基金,出现风险由政府、银行共同组织评估定损、共同补偿,将贷款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目前,全县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户评级率、授信率分别达100%、86.5%,累计授信6.4亿元,首批为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000余万元,今年底可突破6000万元。
二是提供“特色产业贷”。通江是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发展食用菌、茶叶和中药材、干果、生态养殖业等特色产业是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为解决部分企业、种养大户、贫困群众缺乏启动资金或因资金短缺影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县委、县政府设立农业担保基金600万元、小微企业与特色产业发展基金500万元,组织县农村信用联社、县邮政储蓄银行、县工商银行、县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特色产业贷”,加大对专业大户、专合组织、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主要用于发展食用菌、茶叶和地道中药材、干果、生态养殖业等综合产值“400亿”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增收致富。全县已累计发展食用菌5亿袋、产值22亿元,茶叶23万亩、产值10亿元,中药材8万亩、产值8亿元,核桃38万亩、产值5亿元,带动了全县近15万群众增收致富。同时,积极引导保险资源流向贫困户,开展贫困户大病保险、农房保险、种养业保险、特色农业保险、小额人身保险等政策性普惠保险业务,扩大保险覆盖面,有效降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自然灾害损失和人畜疾病风险。目前,全县已累计发放特色产业贷款近2亿元,为200多户发展特色产业的农户贷款500余万元,县信用联社单次为巴山牧业公司贷款4000万元,带动2000余户贫困户从事巴山土猪养殖;为巴山红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贷款1500万元,带动1200余户贫困户从事红心猕猴桃种植。
三是实施“扶贫搬迁贷”。通江县至今仍有35884户120898人居住在边远高寒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和洪水淹没威胁区。为改善群众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四川省农发行支持,实施“扶贫搬迁贷”,主要用于农村易地搬迁安置群众的住房搬迁和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由通江县力迅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贷,贷款期25年,贷款利率为人行基准利率下浮20%,利息从第1年开始偿还,本金从第6年开始、每年分两次等额偿还。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项目实施主体在银行设立专用账户,独立核算,财政、扶贫等部门和银行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目前,通江县已经注入财政资本金3.1亿元,获得四川省农发行发放的全省首笔易地扶贫搬迁贷款8亿元。该笔贷款资金连同政府提供的项目资本金共11.1亿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可建安置点54个,安置房23万平方米,回购农房13万平方米,实现1万余群众搬迁安置;可配套完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原居住地复垦工程,新建道路400公里,复垦面积870亩。根据约定,省农发行将加快投放第二、三批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总额将达24亿元。
四是推出“巴山新居贷”。通过大力实施以巴山新居为抓手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通江县已建成18个中心村、320个聚居点,改造农村危旧房、土坯房3.1万户,城乡环境和群众居住条件发生巨大变化。为解决部分群众建房困难的实际问题,县委、县政府设立专项信贷风险补偿金1000万元,组织县农村信用联社、县邮政储蓄银行、县工商银行、县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巴山新居贷”产品,用于辖区内农户灾后重建、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重点镇、中心村和聚居点农房建设,重点工程移民搬迁和自行建设住房等。积极探索利用群众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屋所有权等资源进行抵押贷款,推行农户联保贷款,采取个人申请、多户联保、周转使用、责任连带、分期还款的管理办法,简化贷款申请流程,按照“农户申请—村级证明—乡镇认定—银行调查—建档—评级—授信—审批—发放—管理—收回”的程序,及时为群众发放贷款。推出三项优惠政策,将贷款额度从5万元提升到10万元;将贷款期限从2年提升到3—10年;贷款利率在同档次贷款利率基础上,下浮10%—20%。同时,县委、县政府整合扶贫项目、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国土整理项目、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等财政资金,为每个贫困户建房补助2万元,与“巴山新居贷”形成良性互动,放大“巴山新居贷”成效。目前,已累计发放“巴山新居贷”4亿多元,预计到2020年可累计发放10亿元,支持6个中心乡镇、81个中心村和532个农村聚居点建设,支持全县5.27万农户完成农村土坯房改造。
通江县充分发挥金融资金作用,辐射连片扶贫,对接精准扶贫,辖区内银行业机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信贷投放,50%以上的新增贷款用于扶贫攻坚,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在推进金融扶贫过程中,我们主要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金融扶贫的针对性。当前,部分金融机构存在因扶贫政策支持少不愿放、金融资源匮乏缺钱放、资金收回风险大不敢放等问题,贫困户也存在积极性不高,认为贷款难、贷款贵、发展效益差等问题。我们必须一方面理顺金融机构和贫困户的关系,有针对性的开发不同类型、不同适用对象、不同贷款周期、不同扶持方向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采取特殊措施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如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评级授信体系解决贷款难的问题,通过财政贴息解决贷款贵的问题,通过设立财政风险补偿金、购买贷款保险等办法分担贷款风险,增强银行对全县信贷投入信心等。
二是整合多方力量,提高金融扶贫的实效性。县委、县政府必须担当扶贫开发主责,建强基层组织,加强政银合作,整合更多的优质金融资源支持扶贫开发,帮助群众编制规划、落实项目、筹措资金、发展产业,不落下一村一户一人。探索创新政府性对公存款存贷挂钩管理办法,完善信贷投放考核奖励制度,引导银行对扶贫项目的信贷投入。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投身扶贫开发主战场,争取金融扶贫特殊政策,开发金融扶贫产品。强化社会扶贫,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的引领作用,带动贫困户通过多种途径经营发展、增收致富,切实放大金融扶贫的实效。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模式,鼓励贫困户在经营好自有产业的基础上,以贷款入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委托村集体管理资产,按不低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保底分红,增加贫困户的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就近务工劳务收入、股本分红收入,确保农户贷得起、用得好、还得上。
三是转变服务方式,增强金融扶贫的便利性。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帮扶干部作用,深入村社、农户开展金融扶贫政策宣传,践行集中办、定点办、上门办、预约办和强跟踪的“四办一跟踪”便民服务工作法,帮助群众申请办理贷款业务。各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信贷模式,提高授信额度,深入推进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子商务、“惠农通”工程上山下乡活动,在边远、贫困地区增设金融服务代办点,改善农村支付环境,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村享受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步伐。探索创新新设银行业机构鼓励办法,完善金融业组织和市场结构,提升金融业综合竞争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四是优化金融环境,确保金融扶贫的持续性。切实加大金融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积极引导群众将金融扶贫贷款用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致富产业、提升发展能力,充分发挥资金效益。通过给优惠政策、给优越环境、给宽松条件,引进培育龙头企业,通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专业合作社,探索推进农村资源资本化,将政府专项扶贫资金和相应金融扶贫贷款打捆注入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脱贫致富。建立金融扶贫贷款风险防控处置长效机制,县财政足额预算金融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用于消化确因特殊困难无力偿还的扶贫贷款,有效降低信贷风险。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教育引导群众诚实守信,按期偿还贷款。加大金融案件执行力度,依法保障金融债权,减少银行呆账,切实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确保金融扶贫工作有力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