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群众工作,走群众路线,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今年4月1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1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重点是整治“四风”。这是新形势下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满足群众期盼、加强党的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必将对我县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一、深刻认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
(一)是落实中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新要求的迫切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农,天下之大本也”。通江作为贫困大县、农业大县,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发展“三农”问题显得至关重要,关系到“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建设“三区一城”目标的顺利实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可以说,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就必须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农村这个最大基础,抓住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突出农业这个最大重心。开展这次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党员干部到农村中去,深入调研,摸透实情,对症下药,为全县党员干部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提供真实的“训练场”,实现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真情互动,夯实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不断适应我县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群众的思想意识日趋多样化,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对物质生活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人文关怀、精神文化、干部作风、民主政治、社会公平、利益诉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愿景,对党和政府充满了新的期待。实践证明,面对群众的新期待,做好群众工作仅靠简单地靠送钱送物给予群众恩惠,既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也不能满足群众的发展需求,更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只有不断深入群众,联系群众,问政、问计、问需、问心于民,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增强群众的信任感和荣誉感,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开展这次实践活动,就是要了解群众需求,纾解农民心结,化解各项矛盾,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党群干群关系和谐发展。
(三)是着力于打造我县党员干部新形象的迫切需要。推进通江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干部是第一要素,作风是第一保障。这些年,我县广大党员干部无论是素质能力还是工作作风,均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各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三感”,突出“八性”,与群众心连心,围绕群众转、带领群众干,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有效解决了各种问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肯定和赞扬。但在调研中确也存在个别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不屑做群众工作;基层条件艰苦,不愿做群众工作;缺乏工作本领、不会做群众工作;千方百计回避矛盾,不想做群众工作;解决问题手段少,不敢做群众工作;依靠现代通讯工具,不去做群众工作等现象。干部只有深入基层、奔赴一线,在艰苦的地方与群众血肉相连、同甘共苦,才能经风雨、增胆识、长才干。开展这次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干部“接地气、鼓士气、增底气、去俗气”,转变作风,提高能力。
(四)是抢抓历史机遇,实现通江跨越发展新举措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县正值“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扶贫攻坚关键时期,县委确立了建设“三区一城”,实现“五个翻番”和“七个攻坚突破”,与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不仅是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市委“两地两区一中心”的战略部署,更是我县实现赶超发展的行动纲领,体现了全县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理解、拥护和参与。如果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委、政府发展战略目标不明确,决策不拥护,工作不理解,行动不参与,甚至唱反调阻扰我们的决策和部署贯彻执行,全县的这个宏伟目标也就难以实现。因此,开展这次实践活动,就是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充分调动起83万老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作用,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通江篇章”中不断深化和拓展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二、科学理解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邃内涵
为民。就是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定各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断加强对各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各级党员干部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使之在方向上与党同向,在思想上与党合拍,在意志上与党同心,在行动上与党同步。就是要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当好人民的好公仆,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务实。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为党和人民群众辛勤劳作,勤勉工作,做出经得起群众认同、实践考验和历史检验的政绩。就是要着力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做到社情民意在一线掌握、矛盾问题在一线解决、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就是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伟大实践中涉取智慧和力量。就是要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多干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
清廉。就是要做到干部清正,自觉摒弃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执政为民,永葆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就是要做到政府清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深入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就是要做到政治清明,保障人民民主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让社会各个不同的群体都有自己的尊严、发展空间和人生出彩的机会,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三、准确把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内容
(一)加强党性教育。调查中发现,个别党员干部党性观念不强,理想信念动摇,甚至个别党员干部不知党、不信党、不爱党、不忠党,个别还与党对着干。不少党员群众也反映,部分党员干部不但信仰缺失,而且丧失一位共产党员的基本素养和品质。我们必须要着眼于党性教育和信仰危机,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全力抓好党的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通过学习培训加强全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基础,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在理想信仰和宗旨意识的学习教育上,舍得花时间、用气力,贴近时代、创新方式,特别是要在强化理论灌输与突出党性教育和实践教育上下工夫,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目的,着力提升各级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二)强化干部作风。调查中发现,干部作风问题,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也是最不满意的地方。去年12月,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一出台,立即引起全国包括我县广大人民群众最热烈好评和拥护。所以,要把强化干部作风尤其是“四风”建设作为这次活动的重要任务,贯穿到整个活动始终。特别要把领导干部作风硬不硬、群众观念强不强,信访、城管、交通、政务中心等窗口单位直接为群众办事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部门中层干部的“中梗阻”现象,乡镇干部的“走读、俗气”现象,村社干部的蛮横霸道作风等作为整治重点。切实扭转个别部门机关和个别党员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不良习气。真正让全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受触动、行为上受管束,作风上真转变。真正实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活动效果,让广大群众受益满意。
(三)帮扶弱势群体。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县农村中有三类人群需要我们特别加以关注和解决,他们是影响我们群众工作实不实、做得好不好、能不能深得民心的重要体现。一是大量滞留在农村中的老人和小孩,他们在家心情孤独,无依无靠,生活艰难。调查中我们甚至发现有个别老人在家去世多日还无人知晓状况,关心留守老人和小孩应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二是文化程度不高又无劳动技能的贫困农民,他们头脑简单,虽努力劳作,但总不能改变穷困状况,个别村社甚至出现了“穷二代”的复制现象,引导他们脱贫致富应成为我们的重要职责。三是在县城务工的农民工兄弟,他们在加快我县城镇化建设中做苦活,脏活,工作艰辛,贡献巨大。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解决他们的子女入学,落实他们的劳动保障等,应成为我们的必备职责。
(四)着力民生改善。从调查看,看病、上学、养老、就业、城镇建设、交通运输、公平正义、群众增收、腐败等一系列问题,始终是群众最关注和反映最强烈的。在实践活动中,必须要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作为开展活动的重要工作,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刀下见菜,真办事、办成事,必要时要把解决群众的问题酌情量化,既有数量要求,也要有时限要求。要从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老百姓最满意的方面做起,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出台更多更好的惠民、利民、爱民和让民政策、举措。同时,也要对群众反映的损害和侵占其利益、为官不廉不正的人和事、为民不求真务实的问题,积极回应,严肃查处,切实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五)增强服务能力。在座谈中,不少群众提到,个别党员在现实生活中都做不到或做不好和老百姓顺畅交流,调查问卷也有42%的人认为,一些干部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简单,不深入、不细致,这些都充分反映和暴露了我们在与上世纪50、60、70年代前辈们相比在做群众工作方面的弱项和不足。因此,在实践活动中,要把提高新形势下服务群众工作能力作为一项重要要求。一是要利用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加强对各级党员干部理论知识、农村技能和业务知识的系统学习培训,增强领导干部发展能力。二是要切实发挥如“三个一线”作用,选派并督促一大批特别是机关年轻干部深入到基层一线、项目一线、招商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进一步拉近同人民群众的距离,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为人民群众办事服务的工作本领。
(六)营造舆论氛围。在网络信息日益发达的背景下,我们开展任何工作和活动,只有越公开、越透明、越及时、越广泛,才能真正占领宣传党的正能量的舆情制高点,才能不断加强我们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沟通与理解,才会最广泛地凝聚和汇集党同人民群众的共识。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应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县等重要新闻媒体和各大网站报刊等新闻舆论力量,把我县开展这次活动所做的一切工作,无论是成绩还是问题,都毫不保留、毫不回避地向社会公开,通过各新闻媒体真实的宣传报道来有效的督导和鞭策,实现党与人民群众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工作上的相知、相近和相融。
(七)建立长效机制。从实践来看,我们党开展任何一项活动都会有一个周期,或长或短。如何能够把开展活动取得的好成果长期巩固下去,切实把老百姓担心的短期行为变为常态作为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做到提早介入、提早研究,从党的历史中去继承好传统、发扬好作风,认真从现实的党建工作、党建活动中总结好经验、创新好做法。比如说,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各级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等制度的基础上,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回乡开展群众工作、“挂包帮”活动引向深入。建立机关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建立35岁以下机关年轻干部必须在农村服务1年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各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工作考评制度。在县级机关、部门和乡镇设立党群联系日或党群互动日或党群活动日等,实现更好地为基层和群众服务。
(作者系通江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